[輸給脆弱 贏回人生 給正在奮鬥的學弟妹]

TED演講 有一場名為『脆弱的力量』

主要在講,或許我們不該強求自己變成完美的人

相反地,我們該擁抱自己不完美的地方

講者做了為期一年的研究,研究人們害怕、羞恥背後的原因,她想要找出這些人們脆弱的因素,並且協助人們解決這些心理問題。她指出,人們的羞恥和害怕其實都出自於一個原因,那就是害怕失去人與人之間的『連結』,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 -- 愛與歸屬感

我們害怕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被發現後,別人會覺得自己不再值得被連結,不再願意跟自己說話、不再願意和自己交朋友、不再願意愛自己。當我們犯了錯,我們覺得羞恥,因為我們害怕會因此失去連結的資格。當我們越害怕失去,就越會產生"我還不夠好"的想法,不夠瘦、不夠聰明、不夠有錢、不夠漂亮...

這樣的害怕,看在Brene Brown的眼裡,就代表著脆弱。假如你覺得自己不夠好,那為什麼不加強自己變得更好? 不夠聰明就念書、不夠漂亮就打扮、生活一團混亂就面對解決它、上台演講會感到害怕就練習練習直到能夠克服它。這些脆弱應該要被面對,並且被擊敗。

她計畫花一年時間解決這個問題,但後來越鑽越深,最後卻花了六年的時間在上面,期間她做過了數千個訪談、整理了非常多的資料,最後找出了問題的結論,一個違反直覺的結論。

她發現我們不該抗拒脆弱的發生、試圖抹滅它,相反地,我們應該擁抱脆弱、接受它的存在。

在實驗過程中,她發現可以把訪談的對象中分成兩群,一群是真正覺得自己有價值的人--他們有很強的愛跟歸屬感。另一組則是陷在掙扎中的人--他們總是在想自己是否夠好。

而這兩組人在中心思想、道德方面,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,真要說不同的話,那就是那群覺得自己有愛跟歸屬感的人們,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、並值得擁有歸屬的。(這句話聽起來像是廢話,但請耐心讀下去)

她說這群有歸屬感的人都擁有三樣東西,

第一勇氣(Courage)。Courage這個字源自於拉丁語,而拉丁語的字根Cor代表的是心(Heart),這個字最原本是指一個人全心全意(with whole heart)的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-- 這群人都擁有承認自己是不完美的勇氣。

第二,他們有同情心。他們能夠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,因此能夠體諒自己的過錯、對自己好、不苛責自己,同樣的,他們也能夠以同樣的標準對別人好。相反地,一個嚴格對待自己、無法接受不完美自己的人,當看到別人的錯誤、懶散、脆弱,是不會有同情心的,他們只會覺得,這些人為什麼不堅強一點、努力改進自己? (過去的講者就是這樣的人。)

第三,他們都和他人有真正的連結。所謂真正的連結是,這些人願意放下『想要成為的自己』,做真正、原本的自己,並且以這樣的姿態去和他人連結,而不是藉由追求任何"客觀的美好" (金錢、卓越的人格、地位、外貌...),以『完美但虛假的自己』去和別人做連結。

這三件事情串在一起,可以推出一個核心概念,那就是這些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是脆弱、不完美的,而且他們從心底相信,那些讓他們脆弱的事情,同樣的也讓他們美麗。他們可能也會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,但他們不認為自己的脆弱是缺點、是該被消除掉的。

他們覺得脆弱的存在,是必須的。

他們願意去做那些『不確定會有好結果』的事情,也願意去說『我愛你』,願意全心全意(whole heart)投入一場不知道結果的比賽、事件、戀情。

這就是她的研究結論,若想要有愛和歸屬感,你就必須『接受脆弱』。

『我輸給了脆弱,但是我贏回了我的人生。』

她發現即使脆弱衍生出『害怕、羞恥和自我懷疑』,但同時它也帶出了『喜悅、創造力、歸屬和愛』

她發現假如我們不接受脆弱,我們就會『麻痺』它。我們會用各種方式去麻痺它,購物、藥物、酒精、虛擲慾望...。但當我們麻痺(不再感受到)脆弱、害怕、悲傷、失望這些感情,我們同時也會無法感受到喜悅、感激、快樂...。於是我們開始覺得自己可悲。

然後我們開始透過追尋外在的目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,工作上進、有錢、有地位、有公認的品德、把事情做對...。

無法面對自己脆弱的人,對於任何不確定的事情,都想要有個確定的答案,他們沒辦法去面對未來『可能的錯誤』,只要一想到可能犯錯就會不安。

在同時,他們會不斷的責怪別人,為什麼呢? 在心理學裡面,他們是這樣描述責怪的: 釋放痛苦與不安的方式之一 -- 他們需要不斷的釋放自己的痛苦和不安。

在心裡深處,他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與連結,這些只是他們外顯出的不安與掙扎。

當我們軟弱時,我們以為我們必須學會堅強,否則會不值得被愛。但當我們努力要變堅強、忽略所有質疑自己脆弱的情緒時,我們忽然發現周圍的一切沒有辦法讓自己快樂了,當你看到軟弱的事情時會開始批評。當自己不合"堅強"的標準時,我們會責備自己。最後我們會去麻痺這些自我質疑的情緒、害怕與掙扎的情緒,同時也麻痺掉所有喜悅、快樂、感激,然後有一天發現自己再也沒有感情、沒有連結,剩下的只有麻木。

但如果我們知道一切的根源來自於抗拒脆弱、害怕自己不值得,或許我們可以自己治療自己。

我們可以開始接受自己犯錯,當我們犯錯時,我們只要說『我很抱歉,我會補救回來的。』那就夠了。

我們可以嘗試讓自己被"看見"。不要害怕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會被別人看見,坦承這些脆弱是存在的。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,會犯錯、害怕、挫折、不安,需要休息、放鬆、連結....。藉著將自己的不完美讓別人看見,我們便能慢慢接受自己,獲得真正的連結。

小時候我們是軟弱的,但我們被父母、師長、學校、社會教導要堅強。但或許這些教導會讓某些人做過了頭,變成『用優點和成就來推砌自己形象的人』,堅強但失去了感情和連結。於是我們又要開始重新學習,學會擁抱軟弱,接受自己身而為人的軟弱,讓自己被看見,重新贏回自己的人生。

講者在演講接近尾聲時說:
相信自己已經夠好了。我們就會停止抱怨,並且開始聆聽,我們會對身邊的人更溫柔仁慈。
我們要求自己完美,然後要求自己的孩子完美。 
當我們看著自己手上完美的小嬰兒時,我們會對自己說:『喔,他真完美,我要想辦法讓他保持完美。認真念書、十項全能然後保送哈佛。』 
不要這樣,我們該做的是對他們說,『你知道嗎?你不完美,即使你在這個世界中必須體驗矛盾與掙扎,但你值得愛與歸屬。』


Via http://st-threath.blogspot.tw/2013/03/lose-to-vulnerability-but-win-life.html
--

無論考試結果如何 你對於現實感覺如何

請學會接受自己的脆弱 相信自己夠好

停止抱怨 開始聆聽

我們都不需要完美 但我們都值得愛與歸屬

比起成績 金錢 學位

這才是人真正需要的東西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樂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